河南·汝陽縣杜康村酒泉酒業(yè)有限公司
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??斠钥?,憂思難忘。何以解憂,惟有杜康?!边@是曹操《短歌行》中的詩句。因其華句滿篇,言辭精辟,對酒有著精到的注解,不經(jīng)意便成了中國酒文化的最佳“廣告詞”。當然,《短歌行》里的“杜康”,并非單指我市汝陽縣、伊川縣出產(chǎn)的杜康酒,而是統(tǒng)指天下美酒。至于曹操為什么要借“杜康”來指代美酒,似乎不必多說,地球人都知道,那是因為釀酒技術是杜康發(fā)明的。可偏偏就有不知道杜康的。一個在三門峽工作的大學同學聽說我在寫杜康,很驚奇地打電話過來,問:“杜康不是酒的牌子嗎?怎么又成了一個人?”看來,要寫杜康,還須費些筆墨,交代清楚點為好。“酒神”中的酒圣文有文圣,武有武圣,酒亦有酒圣。這酒圣,就是杜康!杜康是秫酒的創(chuàng)制者,開近代釀酒工藝之先河,尊他為酒圣,實至名歸。然而,這“酒圣”的尊號并不是一開始就屬于杜康的,在我國古代,與杜康競爭“酒圣”尊號的,有十幾個人呢!“圣”就是“神”,“神”就是“圣”。我國古代“神圣”不分,這就使得被視為圣人的、對某一行業(yè)有杰出貢獻的人,往往也被奉為這個行業(yè)的行業(yè)神。說來也怪,大多數(shù)行業(yè)只供奉一位行業(yè)神,可酒業(yè)所供奉的行業(yè)神卻五花八門,繁雜得讓人難以置信:有杜康、儀狄,還有劉白墮、焦革、葛仙、李白、酒仙童子、二郎神、司馬相如……甚至還有龍王!這十幾位“酒神”中,有會釀酒的,也有會喝酒的??赡茉诠湃丝磥?,不光會釀酒的人值得尊敬,會喝酒的人也應該被尊重吧。“酒神”可以多,但真正的“酒圣”只能有一個,怎么辦?競選!人氣最旺、實力最強者勝出。第一輪“預選”之后,有4個人留在了史冊:杜康、儀狄、劉白墮、焦革。儀狄是上古時期夏禹的大臣,傳說他創(chuàng)制了“酒醪”——由糯米發(fā)酵而成的醪糟兒,一種近乎酒的汁液。劉白墮是北魏時期著名的釀酒家。他曾在洛陽城西釀酒,他釀的酒芳香醇美,在烈日下曝曬10天也不會變質(zhì)走味,人喝了會“醉而經(jīng)日不醒”。焦革是隋末唐初人,他釀酒的水平與劉白墮不相上下。這3個人對中國酒業(yè)的貢獻都不小,但較之杜康,他們的實力還是差了一點。 儀狄是吃了所處時代的虧,大多數(shù)時候,他都被當成了一個神話人物。一個神話人物,連其是否真實存在過都值得懷疑,怎么能擔得起“圣人”的尊號?至于劉白墮和焦革,那就更不用說了,他們是善于釀酒的大師,但卻不是“為圣為祖”的創(chuàng)始者。這就好比愛迪生發(fā)明了電燈泡,愛迪生就成了電燈的“鼻祖”,此后,不管你是發(fā)明日光燈還是霓虹燈,歸根結(jié)底,用的還是電燈泡的發(fā)光原理——人家愛迪生的專利。古人很誠實,雖然杜康沒有給釀酒術申請發(fā)明專利,人們卻都承認他是真正的釀酒始祖。有誰能比釀酒始祖對酒業(yè)的貢獻更大?最終,杜康被戴上了“酒圣”的桂冠。酒圣是神,酒圣更是人。作為人的杜康,他究竟是何來歷?“謎團”中的杜康我對杜康的全部認知,絕大部分是在汝陽縣杜康村形成的。這個村子位于汝陽縣和伊川縣的交界處,三山環(huán)抱,一河傍流,景色十分秀美。村頭有個杜康仙莊,跨河而建,是以杜康文化為主題的公園。我去采訪的那一天趕巧是冬至,可能人們都在家里吃餃子,園子里游人很少,顯得空落落的。因為人少,導游小何很耐心地接待了我,并陪我游覽了杜康仙莊最有人文氣息的建筑——杜康祠。杜康祠依山傍水,建筑格局錯落有致,給人的整體感覺是縮小版的蘇州園林。相傳,它的前身——杜康廟始建于北魏時期,其后屢毀屢建,直至今日氣象。走進杜康祠,迎面是一尊巨大的青銅酒爵,高3米有余,有清水汩汩溢出,寓意酒文化源遠流長。巨型酒爵的兩側(cè)是“龍吟亭”和“鳳鳴亭”,象征著環(huán)繞杜康村的龍山和鳳山。繞過酒爵,過了專供進香者禮拜的獻殿,就能看到杜康祠的主體建筑——酒祖殿。用漢白玉塑成的杜康像端坐在酒祖殿內(nèi),笑望四方來客。古人沒有給我們留下確鑿的有關杜康身世的信息,他們有的說杜康是“黃帝之時宰人”,有的說杜康就是少康——夏朝的第五世君主,還有的干脆說“不知杜康何世人”(見宋代高承《事物紀原》)。不過,多數(shù)歷史學家認為,杜康是周代人。理由有三:其一,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說,“杜康作秫酒”。許慎是東漢人,既然連漢代人都知道杜康是秫酒的創(chuàng)制者,那么杜康肯定是漢代以前的人。其二,《禮記•明堂位》中記載:“夏后氏尚明水,殷尚醴,周尚酒?!币馑际钦f,直到殷商,人們飲用的仍是酒糟與酒汁混在一起的“醴”,周代才以“酒”為尚。由此可見,杜康不應是周代以前的人。 其三,杜康姓杜,“杜”氏是周代才出現(xiàn)的姓氏。綜上所述,不難得出“周人杜康”這一結(jié)論。而杜康村一帶流傳著的有關杜康的傳說,又印證了這種結(jié)論。相傳,杜康是周宣王的御史大夫杜伯的孫子。一次,周宣王外出視察,途中聽到小孩子在唱歌:“月將升,日將沒……幾亡周國?!敝苄跤X得蹊蹺,回宮后以此事詢問太史伯陽父。伯陽父認為,“月”為陰,“日”為陽,這預示著將有“陰人”——也就是婦女要亂國。當時,恰好有一個老宮女生下了一個女嬰,伯陽父對周宣王說,這女嬰就是將來“幾亡周國”的妖女。周宣王極為惶恐,命杜伯殺掉這名女嬰。杜伯心善,不忍濫殺無辜,就將女嬰偷偷送出了宮。事發(fā)之后,周宣王大怒,派遣大宗伯召虎捉拿杜伯全家。召虎與杜伯友情極深,他不愿看到杜伯絕后,于是冒著抗旨被殺的危險,在捉拿杜伯全家時,故意放走了杜伯的次子和長孫。杜伯的長孫,就是杜康。那時杜康才7歲,他隨著叔父一路逃亡,歷盡千辛萬苦,最后來到現(xiàn)在的汝陽縣鳳凰嶺。鳳凰嶺山深林密,宛如世外桃源,叔侄倆覺得此處很安全,便在山上找了個山洞住了下來。后來,杜康又給山下村里的胡大放羊,并由于一次偶然的經(jīng)歷,發(fā)明了釀酒技術。這個傳說很形象地描述了杜康的身世,但有人對其可信度提出了疑問。他們認為,杜康不是逃到了汝陽,而是生在汝陽,汝陽杜康村就是杜康的家鄉(xiāng)。也有一些持反對意見者認為,杜康的家鄉(xiāng)應該在今陜西省白水縣康家衛(wèi),因為那里有不少與杜康有關的遺跡。杜康究竟隱居何處?是汝陽杜康村,還是陜西白水縣?多數(shù)史學家傾向于前者,理由同樣有三:其一,白水縣早在唐代就以釀“桑落酒”而聞名,作為著名的酒鄉(xiāng),白水人祭祀杜康的活動必然盛大而且歷史悠久,加之白水縣與杜伯死后安葬的杜陵相距不遠,時間一長,當?shù)厝穗y免將“杜伯的葬地”訛傳為“杜康的故鄉(xiāng)”。其二,白水縣康家衛(wèi)的“杜康遺跡”,只有當?shù)貍髡f及清代所修的《白水縣志》為證,缺乏說服力。其三,汝陽縣杜康村的杜康遺跡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出土文物(如周代酒坊遺址等)作證。其實此種爭論可以休矣。因為酒圣既造美酒,惠施人間,這就夠了。前些年,我市汝陽、伊川兩縣也曾為此爭論多時,現(xiàn)已平息。試想杜康當年相中了這方山水,肯定踏遍了方圓左近的地面,他怎會料到數(shù)千年后因行政區(qū)劃而產(chǎn)生了伊川、汝陽?康水旁的空桑一河,一樹——這可能是杜康村最有傳奇色彩的兩處杜康遺跡。 河穿杜康村而過,將杜康仙莊一分為二。河岸遍布巖隙,偶可見積雪。河水極清澈,漾著夢幻般的藍色。導游小何說,這就是酈道元在《水經(jīng)注》里提到的“康水”——杜康河,因杜康當年曾在此取水釀酒而得名。掬一捧河水入口,清冽甘甜,不似河水,倒似泉水。問其故,小何笑道:因為河床遍布泉眼,“一里百泉”。原來,汝陽縣的地表很淺,地下20厘米處即是堅硬的玄武巖。這些玄武巖布滿孔隙,堪稱天然的過濾器。雨水經(jīng)它們過濾,除去了各種雜質(zhì),變得清、凈、綿、甜。被過濾后的地下水在地勢低洼處積聚,再涌出地表,便成了杜康河的水源。酒以水為骨。料想杜康當年能釀出聞名天下的秫酒,與杜康河的水質(zhì)有很大關系。據(jù)介紹,中國科學院礦泉開發(fā)部門曾在杜康河中取水樣化驗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水中含有40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礦物質(zhì)及微量元素。難怪杜康村里有那么多年過百歲的“老壽星”,天天喝著天然礦泉水,當然延年益壽。水質(zhì)獨特,水中的生物也很特別。我在杜康河里見到了一種奇怪的蝦,長約1厘米,兩兩相抱,蜷曲著腰橫行。小何說,這是“五彩鴛鴦蝦”,因蝦體呈紅、紫、黃、白、黑5種顏色,并因相抱而行的習性而得名。別小看了這些蝦,它們可是絕好的鴨飼料。據(jù)說,吃了這種蝦的鴨子,生的蛋是雙黃的。說了杜康河,再來講講“空?!睒?。這是棵千年古桑位于杜康河岸邊,因其軀干有洞而得名。傳說,這棵“空?!睒渚褪嵌趴档谝淮吾劸扑玫摹捌骶摺薄U窃谶@棵桑樹旁,杜康發(fā)明了以桑木樁為發(fā)酵體、用黏高粱(即“秫”)為原料的釀酒方法。杜康到底是怎么釀造出美酒的?杜康造酒對后世又有哪些影響?請關注下一期《經(jīng)典洛陽》。
營銷策劃總監(jiān): 13598158228 15896533111
豫公網(wǎng)安備 41032602000114號